click

Tuesday, November 19, 2013

你认为呢

三個故事 說穿了 人性

一、 甲不喜歡吃雞蛋,每次發了雞蛋都給乙吃。

剛開始乙很感謝,久而久之便習慣了。
習慣了,便理所當然了。

於是,直到有一天,甲將雞蛋給了丙,
乙就不爽了。

她忘記了這個雞蛋本來就是甲的,
甲想給誰都可以。

為此,她們大吵一架,從此絕交。

二、 有一年,很熱的夏天,一隊人出去漂流。

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時候,把拖鞋掉下去了,
沉底了。

到岸邊的時候,全是曬的很燙的鵝卵石,
他們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於是,女孩兒就向別人尋求幫忙,
可是誰都只有一雙拖鞋。

女孩心裡很不爽,因為她習慣了向別人求助,
而只要撒嬌就會得到滿意地答复。

可是這次卻沒有。
她忽然覺得這些人都不好,都見死不救。

後來,有一個男孩將自己的拖鞋給了她,
然後自己赤腳在那曬得滾燙的鵝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

還自嘲說是鐵板燒。

女孩表示感謝,男孩說,你要記住,
沒有誰是必須要幫你的。

幫你是出於交情,不幫你是應該。

女孩記住了男孩的話,
自此以後學會了對施以援手的人銘記在心,
並給以更大的回報。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好。
一開始,感激不盡。

可是久了,便是習慣了。

習慣了一個人對你的好,便認為是理所應當的。
有一天不對你好了,你便覺得怨懟。

其實,不是別人不好了,而是我們的要求變多了。
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三、 傍晚,一隻羊獨自在山坡上玩。

突然從樹木中竄出一隻狼來,要吃羊,羊跳起來,
拼命用角抵抗,並大聲向朋友們求救。

牛在樹叢中向這個地方望了一眼,
發現是狼,跑走了;

馬低頭一看,發現是狼,一溜煙跑了;
驢停下腳步,發現是狼,悄悄溜下山坡;
豬經過這裡,發現是狼,衝下山坡;
兔子一聽,更是一箭一般離去。

山下的狗聽見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來,
從草叢中閃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
狼疼得直叫喚,趁狗換氣時,愴惶逃走了。

回到家,朋友都來了,

牛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腸子。

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腦袋。

驢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一聲吼叫,嚇破狼的膽。

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用嘴一拱,就讓它摔下山去。

兔子說:你怎麼不告訴我?
我跑得快,可以傳信呀。

在這鬧嚷嚷的一群中,唯獨沒有狗。

真正的友誼,不是花言巧語,
而是關鍵時候拉你的那隻手。

那些整日圍在你身邊,
讓你有些許小歡喜的朋友,
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而那些看似遠離,實際上時刻關注著你的人,
在你快樂的時候,不去奉承你;

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為你付出、關心你的人,
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喜歡就分享吧~

麵包原本就是「不用揉」的

麵包原本就是「不用揉」的。當然說不用揉有點誇張,應該是說只要把材料和成一團就好了,也算是有揉幾下,只是不用把麵團「攪打到擴展階段、完成階段……」
 
所謂擴展階段、完成階段,做過麵包的人都知道,就是麵團要打到極為光滑而有彈性,可以用手撐出半透明的薄膜。








 
 
若沒有攪拌缸必需用手揉麵團,要揉到這種程度可相當費時費事,所以做麵包「很難」、「很麻煩」的觀念,一直存在大眾的腦海裡。
 
但是麵包是古來就有的主食,古代的磨粉、製做、烤焙技術都沒那麼發達,能做出來有得吃就不錯了,哪有「打到擴展」這種考究?
 
所以最原始的麵包,都是「免揉」的,只要有老麵,就是放久了自然發酵的麵糊,加上麵粉和水,攪和成一團就可以拿去烤,就算是麵包了,甚至沒加老麵沒發酵的也算麵包,例如pita原本就是沒發酵的。
 
經 過多少世紀的發展,才有現代成千上百種的麵包,其中需要「打到擴展、完成」的麵包仍然不是大多數,但偏偏台灣最普及的麵包都是這類,包括土司和各種甜麵 包,難怪大眾都有「做麵包就要揉到可以拉出薄膜」的刻板印象。(需要打的麵包我習慣稱之為長纖維麵包,不用打的就稱為短纖維麵包)
 
那麼這兩種麵包有什麼不同呢?費事打到可以拉出薄膜的麵包比較軟?比較香甜可口?
 
都不是。不管哪種麵包,水加的多就軟,水加的少就硬;加糖、油、蛋、奶就比較香甜,沒加就是原味。
 
「攪打」麵團,主要的目的是使小麥獨有的麵筋蛋白連結成網狀結構,能包含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使麵包膨脹而且有彈性──所以,要吃膨脹而有彈性的麵包,例如土司,就一定要把麵團打得徹徹底底。
 
而隨便攪和的「免揉」麵包,口感不同,仍然可以相當好吃,我很多學員吃過下面這配方做的麵包以後都說:「我以後就做這種就好了,這個小孩一定愛,而且好方便,沒有攪拌缸也能做……」
 
 
 
免揉超軟基本麵團 1份
 
材料:
水……………………450克
快發乾酵母…………1大匙
高筋麵粉……………900克
細白砂糖……………180克
鹽…………………1小匙半
奶粉……………………60克
蛋………………………3個
融化奶油……………180克
 
做法:
1) 所有材料依序放入大盆子裡,用擀麵杖攪拌成均勻柔軟的麵團。












 
2) 蓋好,冷藏2小時到一天,這段時間裡隨時可以拿出來整形(冷藏越久甜味越淡)。
 
註:
天氣冷時宜用溫水,麵團也可不必冷藏,或放溫暖處發酵到膨脹再冷藏。如果沒有奶粉,就把水和奶粉的總重510克換成牛奶。如果喜歡比較溼潤的口感,可以增加50克水,並且減掉1個蛋或50克奶油。
 
這配方溼黏,用手攪拌不如用擀麵杖方便。我通常把盆子放在腿上,一手抱著,一手拿擀麵杖攪它,沒幾分鐘就均勻了。
 
~~~~~~~~~~~~~~~~~~~~~~~~~~~~~~~~~~~~
 
咖啡核桃捲 10小條
 
材料:
基本麵團………………1份
 
即溶咖啡…………1~2大匙
砂糖…………………3大匙
滾水…………………2大匙
碎核桃………………120克
 
蛋水……………………適量
 
做法:
1) 把基本麵團分成10份,一份約190克。這種麵團很軟,冷藏過才好做,但仍然需要撒點手粉。
2) 一一滾圓,擀成方形。
3) 把咖啡和砂糖用滾水調溶,刷在方形麵片上,再撒碎核桃。
4) 捲起來。





 
5) 直切成兩半,但一端仍然相連沒切斷。






 
6) 兩條交互纏繞。纏繞時盡量把刀口朝上,露出漂亮的咖啡線條。





 
7) 排在烤盤上,刷蛋水。
8) 放在溫暖潮溼處最後發酵50分鐘,直到用手輕按覺得非常鬆軟即可。
9) 烤箱預熱到175℃,把麵包放中層烤15~18分鐘。
10)出爐後也可以擠些糖霜做裝飾。把糖粉加一點水調到可以擠的稠度,裝在小塑膠袋裡擠出即可。下圖就是剝開的咖啡核桃捲。
 

 
~~~~~~~~~~~~~~~~~~~~~~~~~~~~~~~~~~~~
 
耶誕水果麵包 6個
 
材料:
基本麵團………………1份
 
水果乾、核果類…共450克
蘭姆酒………………50克
綜合香料粉……………8克
檸檬皮末………………1個
 
做法:
1) 把水果乾切丁,加蘭姆酒拌勻,蓋好浸泡一晚。
2) 把核果也切丁,連同水果乾、綜合香料粉、檸檬皮末都加入麵團裡,攪拌均勻。
3) 撒點手粉,分成6份,每份約400克。
4) 一一滾圓,不要讓水果乾和核果露出在表面。
5) 拍扁,用手掌邊緣朝中間偏右處壓下(壓薄不要壓斷),再把右邊往左摺。








 
6) 排在烤盤上,放溫暖潮溼處(38℃,相對溼度85%)最後發酵1小時。     
7) 烤箱預熱到175℃,把麵包放中層烤20~25分鐘即可。
8) 出爐後刷滿奶油,用篩子把糖粉篩在上面。如果糖粉變潮就再篩一次。
 
註:
這就是有名的Stollen,據說其形狀象徵耶酥的襁褓。不過Stollen配方很多,不一定是免揉的。

水果乾可以用黑白葡萄乾、紅綠櫻桃乾、棗乾、橙皮蜜餞等;核果可用杏仁、核桃、榛果等。喜歡甜一點就多用水果乾,反之就多用核果。
 
綜合香料包括薑粉、肉桂粉、豆蔻粉等,不喜歡的話可以減半甚至不加。
 
~~~~~~~~~~~~~~~~~~~~~~~~~~~~~~~~~~~~

這種麵團因為沒有打出筋,支撐力不足,若是最後發酵發得夠久,口感雖然鬆軟,但形狀就會有點塌扁,若是介意,可以裝在模子裡烤,例如常見的美式肉桂捲,就是把整份麵團捲好切塊,排在深烤盤裡烤成一整盤,再分切食用。


下圖是用500克麵團做的大型咖啡核桃捲,裝在12兩土司模裡烤,發酵和烤焙所需時間約與牛奶土司相同。

切片後可以看出,這種麵團的質地和真正的土司不太一樣,就和用低筋麵粉做的麵包一樣孔洞很大,這也是因為沒有打出筋的緣故。